名副其實,典出《三國志·魏志·石苞傳》裴松之注引《魏書》,意思是名聲或名稱與實際相符合。名實一致,謂名聲和實際一致。也有謂名稱與實物一致,成語有“名副其實”。 漢揚雄《法言·重黎》中曾講到它,是先秦儒家探討的重要問題之一。其意義隨歷史演變而演變。唐以後在各類文章中作為典故使用的較多。近現代在詞語中“名實”二字連用機會較多,通常意在表述某個具體或抽象的“名稱”“名義”與其“實際內容”“真實情況”是相一致的。與“名實”意義相輔相成的有“實名”等辭彙,主要表達名號與實物的一致,具有對應性和關聯性等性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