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Angkor Wat),又稱吳哥寺,位於高棉,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類建築,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築。吳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佛學古籍稱之為「桑香佛舍」。它由高棉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為供奉毗濕奴而建,工程歷時三十多年才完工。
吳哥窟是吳哥古蹟中最精華的部分,也是高棉早期建築風格的代表。它結合了高棉寺廟建築學中的祭壇和迴廊兩個基本布局,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吳哥窟的造型已成為高棉的國家標誌,並出現在高棉的國旗上。
吳哥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9世紀,當時闍耶跋摩二世自立為王,建都於庫楞山,標誌著吳哥王朝的建立。經過幾代國王的努力,到12世紀初,吳哥王朝的版圖擴張到今日泰國的大半疆域。每代國王都興建自己的國廟。12世紀初,蘇利耶跋摩二世遷都吳哥,為國王加冕的婆羅門主祭司地婆訶羅為國王設計了這座太廟,供奉毗濕奴,名為毗濕奴神殿。
吳哥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教堂或東方寺院,而是一座宏偉的太廟,供奉化身為印度教之神的國王。在14世紀中葉,吳哥窟已經被改為佛寺。1431年,暹羅攻破真臘國都吳哥,真臘遷都金邊,吳哥窟被高棉人遺棄,逐漸被森林覆蓋。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吳哥古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因此成為高棉一張亮麗的旅遊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