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喟然太息曰」描述的是一種因深有感慨而嘆息的行為,其中「喟然」指的是嘆氣的樣子,「太息」則是指大聲嘆氣。這個成語出自戰國時期鄭國人列禦寇所著的《列子·說符》,用來形容因為深思熟慮而發出的長嘆。它是一個中性詞,可以作為謂語或狀語使用,通常用來表達感慨。該成語的結構屬於偏正式,並且是一個古代成語。例如,在清代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中,就有使用這個成語的例子。
此外,歷史上有幾個著名的例子,如蒙恬在面對無辜的死因時發出「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的感嘆,並最終選擇吞藥自殺;趙簡子在考慮攻打衛國時,發出「喟然太息曰」的感慨,最終因為衛國十位士人的諫言而放棄了對衛國的攻擊。還有漢高祖劉邦在看到秦始皇的巡遊時,發出「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的感嘆,表達了他對秦始皇的欽佩以及對權力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