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三公"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世代官居高位。這個詞彙出自《三國志·魏志·袁紹傳》。在漢代,袁安在漢章帝劉炟時為司徒,兒子袁敞為司空,孫子袁湯為太尉,曾孫袁逢為司空,袁隗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稱「四世三公」。另外,《後漢書·楊彪傳》也記載:「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業相繼,與袁氏俱為東京名族雲」。弘農楊氏與汝南袁氏皆為漢末四世三公的大族。
"三公"是指執掌朝政的大臣,具體包括司徒、司空、太尉等職位。在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便設立三公九卿制,其中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漢朝建立後,丞相被改為司徒,太尉被改為司馬(後來又改回太尉),御史大夫被改為司空。這些職位直接對皇帝負責軍國大事,地位崇高,身份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