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也被稱為圍田,是中國古代農民發明的一種改造低窪地的方法。它主要分布在沿江、瀕海或濱湖地區,通過築堤圍墾而成,使得地勢低窪的地區能夠被開發為農田。圩田的地面通常低於汛期水位,甚至低於常年水位,這種獨特的農田形式不僅解決了低地開發的問題,還實現了水旱調蓄的功能。圩田在不同地區有多個別名,如垸田、壩田、湖田、桑基魚塘等,但它們的核心特徵是在低窪處築堤,內部形成農田,外部環繞水域,從而有效地利用和保護水資源。
圩田在我國南方地區分布尤為廣泛,如長江中下游、江淮地區、江漢地區、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等。從高空俯瞰,圩田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景觀,就像是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棋盤,其中外堤是棋盤的邊緣,內部縱橫的河道、內堤、道路構成了棋盤的經緯,而池塘和村鎮則像是棋盤上的棋子。
圩田不僅具有生產功能,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如桑基魚塘這樣的土地利用模式,通過桑蠶、魚類和草本植物的有機結合,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有機整體,提高了經濟效益。同時,圩田還具有生態功能,通過構建完善的水系網路,增強了治洪排澇和灌溉的能力,並且作為次生濕地,增加了生物多樣性,發揮了濕地在抵禦洪水、調節徑流、蓄洪防旱、淨化水源、調節氣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圩田還具有文化功能,它是低窪地區鄉土文化景觀的典型代表,體現了地區特色的農業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