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籍通常指的是戶口登記在一個省份,但實際居住地可能不在該省份的情況。具體來說,外省籍可以理解為:
戶籍登記地與實際居住地不一致:當一個人的戶籍信息登記在一個省份,但實際上居住在另一個省份時,我們稱其為外省籍。
相對於本地戶口的概念:本地戶口指的是居民長期居住並將在當地登記戶籍信息的居民。相對地,外地戶口則是指戶籍信息登記在原戶籍所在地,但因婚姻、工作等原因居住在其他省份的外來人員。
在不同地區,外省籍可能有特定的含義或稱謂。例如,在台灣,外省籍特指1945年台灣光復前定居台灣的移民,以及抗戰勝利後來台的大陸人民。在粵語中,外省籍有時被稱為外江佬,主要指粵籍華人之外的人群,尤其是講外省口音或操國語的人。
綜上所述,外省籍主要描述了一個人的戶籍登記地與實際居住地不一致的情況,這個概念在不同地區可能有不同的套用和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