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的典故
來源:
最初出現在唐代崔致遠的《前宣州當塗縣令王翱攝楊子》中,描述楊子地區的情況,提到「每當使命交馳,實托宰僚勤乾,遂重責成之寄,況逢多事之秋」。
另一處提及是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二中,提到「所以多事之秋,滅跡匿端,無為綠林之嚆矢也」。
此外,有說法認為「多事之秋」一詞源於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其中提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含義:
「多事之秋」原指充滿變數和挑戰的時期,需要謹慎應對。
與中國傳統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關,秋天常被視為引起人們憂愁的季節,象徵著生命的凋零和結束。
在農業社會中,秋季的多雨天氣對農作物的收穫構成威脅,因此被視為「危急存亡之秋」。
文化背景:
秋天在中國文化中常與憂愁、生命的凋零聯繫在一起,如詩人劉禹錫、辛棄疾和秋瑾的作品中都有秋天的悲涼情感表達。
綜上所述,「多事之秋」這一成語不僅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反映了中國古人對季節變化的深刻感悟和對生命無常的哲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