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乾地支是中國古代用來記錄時間的一種方法,包括天乾和地支兩個部分。天乾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乾和地支的組合共有六十種,形成六十甲子,用來記錄日序。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結束,每六十天為一個周期,循環往復。
例如,如果某一天是甲子日,那麼接下來的日子會按照乙醜、丙寅、丁卯等順序排列;相反,如果某一天是癸亥日,那麼前一天就是壬戌日,再前一天是辛酉日,依此類推。
此外,天乾地支不僅用於表示日期,還用於記錄年和時。在天乾地支紀年法中,每年農曆正月初一標誌著新的一年的開始。在地支紀月法中,每個月份用地支來表示,例如冬至所在的月份被稱為「子月」(近似農曆十一月),接下來的月份被稱為「醜月」(近似農曆十二月),以此類推。而以立春為寅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