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茶和鐵觀音雖然都屬於烏龍茶,但它們在製作工藝、風味特徵、品種和產地等方面有顯著的區別。
製作工藝:
巖茶的製作過程中,做青環節採用相對高溫,時間較短,發酵和走水的速率更快,發酵度較高。這使得巖茶的茶性由陰寒轉向溫和,茶湯滋味香味濃度更高,穩定性更強。
相比之下,鐵觀音的製作過程中做青環節採用相對低溫,做青時間較長,發酵和走水速率較慢,發酵度較低。這導致鐵觀音的茶湯滋味香味更清香和清晰、清爽、清甜。
風味特徵:
巖茶的風味特徵是茶性溫和,茶湯滋味香味濃度高,穩定性強。
鐵觀音的風味特徵是茶湯滋味香味更清香和清晰、清爽、清甜。
產地和品種:
鐵觀音屬於閩南烏龍茶,主要產地在福建省安溪縣。
巖茶屬於閩北烏龍茶,主要產地在福建省武夷山。
巖茶的主要品種包括水仙、肉桂等,而鐵觀音的傳統品種主要是鐵觀音本身。
其他區別:
巖茶在揉捻時採用推揉法,形成條索狀,而鐵觀音採用包揉法,將茶葉揉成團球狀。
巖茶的乾燥過程通常在80℃到85℃之間進行,而鐵觀音則在70℃左右低溫慢焙。
綜上所述,巖茶和鐵觀音在製作工藝、風味特徵、產地和品種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這些差異共同構成了它們各自獨特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