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黑(Balkh)是位於今天阿富汗北部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以下是關於巴里黑的詳細信息:
地理位置與重要性:
巴里黑位於阿姆河上游南部,是呼羅珊地區的首府,被稱為「眾城之母」。
在歷史上,巴里黑是東西方交通的要衝,商業繁榮。
歷史背景:
巴里黑在公元前第三千紀下半葉至公元13世紀初期間是重要的城市遺址。
它是大夏(巴克特里亞)王國的首都巴克特拉,在貴霜王國時期是佛教的一大中心。
在1221年,成吉思汗的軍隊占領了巴里黑,城市遭到了破壞,但後來又重新繁榮。
考古發現:
20世紀20至50年代,在此進行了考古發掘,揭示了城址分為上堡和下城兩部分,下城占地400公頃。
城附近有貴霜時期的佛教建築,如托皮魯斯塔姆覆缽塔,塔高70米,方形台基邊長50餘米。
其他名稱與文化意義:
巴里黑在中國古文獻中被稱為藍氏、巴里黑等,玄奘記其名為小王舍城。
在《元史》中一作班勒紇,與《史記》中的藍市城相對應。
傳說中,巴里黑是祆教創始人瑣羅亞斯德的去世地,也是古以色列人和古波斯人混居地。
綜上所述,巴里黑不僅是一座具有重要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城市,也是連線東西方文化的重要樞紐。通過考古發掘和歷史文獻的研究,我們對這座古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