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字最早與祭祀活動有關,在遠古時期,祭祀是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活動,其中用人的心臟作為祭品,用雙手捧著獻給天神,這種「捧心的雙手」組成了心形的輪廓,這就是甲骨文中的「心」字。
「心」字的本義是心臟,是一個標準的象形字。在《說文解字》中,「心」被描述為人的心臟,屬於土性的臟器,位於身體中央位置,字形像泵血器官的形狀。也有博學之士認為心是屬火的臟器,所有與心相關的字,都採用「心」作邊旁。
心字的演變過程中,人們意識到了心是泵血的器官,到了金文時期,心字上面增加了動脈和靜脈的入口血管形象。到了小篆時期,心字基本承續金文字形。再後來,隸書成為主要字型,心字變形較大,泵血器官和血管的形狀消失。作為漢字的偏旁,「心」字還變成了「忄」。
在中醫文化中,「心」與五行中的「火」相配,五臟和五行相配,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在五行中位置非常重要,萬物皆生於土,因此把心列為屬土的臟器。中醫中常說「心火」,有時人們會因心火過旺而感到煩燥,想要發脾氣,這時會通過降心火的方法,如吃綠豆湯和蓮子心湯來緩解症狀。
此外,「心」字也出現在一些古代故事中,如《列子·湯問篇》中的扁鵲換心故事,雖然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無法考證,但它反映了古人對於「心」的重要性和功能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