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空間換時間。利用記憶體快取減少磁碟讀取數據的次數,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
時間換空間。當空間成為瓶頸時,將數據分批次處理以減少記憶體消耗。
分而治之。將任務分割成小塊,分別進行處理。
異步處理。對於耗時的業務任務,通過異步處理減少阻塞。
並行處理。使用多個進程或執行緒同時處理任務以縮短處理時間。
接近用戶。例如使用CDN技術,將靜態資源放在靠近用戶的網路節點。
自低而上分析。通過監控硬體和作業系統的性能指標來定位問題。
自頂而下分析。通過生成負載測試系統的回響時間和吞吐量來評估性能。
性能分析流程。包括檢查回響時間、事務數、CPU使用率、記憶體和磁碟使用情況、頻寬占用、web伺服器和資料庫伺服器資源消耗等。
SQL分析。檢查SQL語句的合理性,包括索引套用、查詢範圍、解析、數據結構和數據分布等。
系統資源關注點。包括CPU使用率、記憶體占用、磁碟活動和網路擁堵等。
作業系統關注點。包括系統負載、連線數控制等。
記憶體分析方法。通過查看記憶體相關指標(如Memory/Available Mbytes、Pages/sec、Pages Read/sec和Page Faults/sec)來判斷記憶體使用情況。
這些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使用,具體取決於待分析系統的特性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