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解囊的故事主要涉及三國時期諸葛亮、劉備、龐統等人的慷慨相助。
劉備屯駐新野時,仰慕諸葛亮的才智,便親自去拜訪,但去了三次都沒見著。於是劉備吩咐關羽、張飛,分頭去各州尋訪諸葛亮。關羽、張飛出去走了多日,也沒有訪到。張飛見此行毫無收穫,就賭氣地回到新野。而劉備卻毫無怨言,又耐心地去拜訪諸葛亮。
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感動,答應出山輔佐劉備,並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為了實現《隆中對》的長遠規劃,劉備不惜放下皇叔身份,屈尊去請隱居在襄陽隆中的諸葛亮出山。第一次見諸葛亮沒見到,第二次去等了半天才見到,可他卻不在家,劉備只好留下書信,說明來意。
這時的諸葛亮正在城西草廬中睡覺。得知劉備要見自己的訊息後,隨即起床出來迎接劉備。雙方一見面,諸葛亮便取出備好的自貶書請劉備過目。
在請出了諸葛亮後,劉備還是想通過重金聘請他為軍師,為他提供一定的生活補貼。然而,當時的諸葛亮只是隱居之人,沒有收入來源,於是他便以種種理由婉拒了劉備的請求。
正當劉備一籌莫展的時候,徐庶給劉備出了個主意:“新野的百姓為了報答皇叔的恩情,情願每年出錢二百五十萬錢。皇叔可以用來買條好馬,招兵買馬。”於是劉備就派人將二百五十萬錢送過去。有了錢之後,劉備招兵買馬,後來還占領了荊州、益州等六個郡。
這些故事都體現了他們慷慨相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