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穀桶是一種古老的農具,主要用於收穫和脫粒稻穀、小麥、黃豆等穀物。以下是關於打穀桶的詳細信息:
用途:
用於稻穀、小麥等穀物的收穫和脫粒。
在不用於收穫作物時,也可用於盛裝糧食等物品。
製作材料:
通常由密度較高、質地堅韌且質量較輕的木板製作,如泡桐木、杉木、白楊木等。
桶身呈梯形體,底部用兩塊粗大的木板製成滑板,便於在田地里移動和豎立。
桶高約70厘米,上部面積約3平方米,底部面積約2平方米。
工作原理:
通過人力將成熟的稻子摔打在桶內壁上,以達到脫粒的效果。
脫粒後的穀物落在桶內,便於收集。
特點:
簡單、輕便,適合山區小塊梯田使用。
每個角留有一個手柄,便於挪動和放置。
使用時,一般是兩個人配合,對面站立,一先一後,將稻穗部分猛擊在木板上,讓穀粒脫落。
歷史與現狀:
打穀桶比打穀機歷史更久遠,是打穀機發明之前的主要脫粒工具。
儘管由於半自動和全自動脫粒機械的推廣使用,打穀桶逐漸退出舞台,但它仍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通過上述信息,我們可以了解到打穀桶不僅是一種實用的農具,也承載著豐富的農業文化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