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忒文,又稱衛拉特文,是清代額魯特蒙古使用的一種文字。它是在順治五年(1648年)由額魯特蒙古喇嘛咱雅班第達在回鶻式蒙古文基礎上創造的。托忒文的名稱來源於蒙古語中的「明白、清楚」之意,因為它能較清楚地表達額魯特地方的語音。這種文字共有十五個字頭和一百零五個音,它採用自右至左豎行書寫的方式。托忒文主要流行於額魯特蒙古,也就是衛拉特蒙古人所使用的語言。
與通用的胡都木文相比,托忒文在元音字母和輔音字母上都有所增加,以適應衛拉特方言的特點。它增加了長元音的專用符號,使得語言表達更加簡明清晰。托忒文作為一種全音素文字系統,旨在更準確地記錄口語。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有托忒文的文書。然而,1982年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在烏魯木齊召開的第三次「全疆蒙古語文工作會議」上,發布了停止使用托忒文字和出版托忒文字書刊的決定,轉而推廣使用內蒙古語言和內蒙古胡都木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