揲蓍成卦法是一種古代中國用於占卜的數學方法,主要套用於《易經》中,其詳細步驟如下:
準備。使用五十根蓍草,其中四十九根用於占卜,另一根不用,象徵太極。
分二。將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成兩堆,象徵天地的陰陽兩極。
掛一。從其中一堆蓍草中取出一根,夾在手指間,象徵人,此步驟也象徵著三才(天、地、人)。
揲四。將剩下的蓍草每四根一組進行數數,象徵四季。
歸奇。對於每組數數後剩餘的蓍草,將其合併,象徵閏月。
第一變。完成以上步驟後,根據剩餘的蓍草數量(四十四或四十根),再進行一次完整的「四營」操作。
第二變。使用第一變結束後剩餘的蓍草(四十四、四十、三十六或三十六根),再次進行「四營」操作。
第三變。使用第二變結束後剩餘的蓍草(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八或二十四根),最後進行一次「四營」操作。
畫卦。將第三變後剩餘的蓍草數量除以四,得到的商(九、八、七、六)代表陽爻或陰爻,從而畫出卦象。
通過上述十八次變(每三變為一次完整的變),最終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卦象,每個卦象由六爻組成,代表不同的自然和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