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存舍亡」這一概念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其原文是「操則存,舍則亡」,意思是當人們保持或操持良知和道德時,它們就存在於心中;而當人們放棄或捨棄這些良知和道德時,它們就從心中消失。
孟子在這裡用牛山上的樹木作為比喻,說明如果牛山上的樹木因為被砍伐和放牧而變得光禿,並不是樹木本身的性質,而是因為外界的干擾和破壞。同樣,人之所以會做出不善之事,不是因為人本身沒有仁義之心,而是因為外界的誘惑和私慾干擾,使得人們失去了內心的善良。
這一概念強調了人的道德選擇和內心修養的重要性,以及通過正確的修養方法保持和恢復內心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