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原名文壁,字徵明,後改字徵仲,因先世為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是明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和鑑藏家。他出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年),在長洲(今江蘇蘇州)長大。文徵明的一生經歷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享年九十歲。
文徵明早年便表現出對文學和藝術的濃厚興趣,師從吳寬學習文學,向李應禎學習書法,以及向沈周學習繪畫,他的一生九次參加鄉試均未中第。嘉靖二年(1523年),文徵明被推薦為貢生,參加了吏部考試,並被授予翰林院待詔之職。然而,在任期間,他因不滿官場腐敗,不到四年便辭官南歸,回到故鄉蘇州。
回到蘇州後,文徵明專注於藝術創作,他的作品涵蓋了詩、文、書、畫等多個領域,尤其以山水畫和花鳥畫著稱。他的花鳥畫主題包括朱竹、菊花、蘭花、水仙和古木竹石,用筆墨表現出花卉的美和特徵。他的山水畫風格多樣,傳世作品數量最多。文徵明的藝術成就不僅體現在他的作品上,還體現在他對後世的影響上,他與沈周共創了「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在文學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文徵明的生平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藝術成就和人格魅力至今仍被人們所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