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光性是指某些物質,特別是手性分子,能使平面偏振光的偏振面發生旋轉的特性。這種現象最早由Pasteur在研究酒石酸時發現,他觀察到酒石酸有兩種對映異構體,這些對映異構體在溶液中能使偏振光向相反方向旋轉。
旋光性的產生與物質記憶體在的不對稱碳原子或整個分子的不對稱結構有關。由於這種不對稱性,物質對偏振光的折射率不同,從而表現出向左或向右的旋光性。旋光角度與物質的旋光率及厚度有關,旋光率越大,角度越大。
判斷一個化合物是否具有旋光性,主要看它是否是手性分子。如果是手性分子,則該化合物一定有旋光性;如果是非手性分子,則沒有旋光性。手性分子的特徵包括存在手性碳(即同一個飽和碳上接了四個不同的基團),或者缺乏內部的對稱中心或對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