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地址書寫格式通常遵循以下結構:
都道府縣:這是日本一級行政區的名稱,例如“東京都”、“大阪府”等。日本的47個一級行政區包括43個縣以及東京都、大阪府、京都府和北海道。
市區町村:這是二級或三級行政區的名稱,相當於城市或鎮。在東京都內,除了23個特別區外,還有26個市。
丁目:在日本的地址系統中,“丁目”指的是被特定道路圍成的中間區域。每個區域內的建築物都會被編號,這些區域自身也有號碼,稱爲“番地”。
番號:這是指街區內的具體建築物入口編號。
例如,東京鐵塔的地址可以表示爲“東京都港區芝公園4丁目2番8號”,有時也可以簡化爲“東京都港區芝公園4-2-8”。
在郵寄地址時,通常會先寫郵編,其次寫收信住址,最後寫收信人的姓名。如果住在大學的宿舍或租住在日本家庭,需要在地址後面寫上相應的標識,如宿舍名和房間號,以及房屋主人的姓,以便正確收取郵件。
日本地址的郵遞區號之後的地址始終是以東京都、大阪府、京都府、北海道或某某縣等一級行政區的名稱開頭。
綜上所述,日本地址的書寫格式可以總結爲:
都道府縣(例如:東京都、大阪府)
市區町村(例如:港區、芝公園)
丁目(例如:1丁目)
番號(例如:2番8號)
或者簡化爲:
都道府縣(例如:東京都)
市區町村(例如:港區芝公園)
丁目和番號(例如:1丁目2番8號)
在英文書寫時,地址的排序則相反,先寫具體的建築物和樓層,然後是丁目和番號,最後是都道府縣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