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是商朝帝王文丁之子,帝乙的弟弟,他是商末的忠臣。歷史上比干被追謚為“忠烈公”、“司徒”。關於比干的故事,最為人所知的便是“比干挖心”。
相傳,比干有一次在樹林裡散步時,突然聽到有兩位神仙在談話,談論的是他未來的命運。其中一位神仙說他將有“七死三不死”的奇遇。比干聽後,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他回到家中,便把這件事告訴了妻子。妻子聽後,笑著對他說:“如果你真的有三不死,那就把心挖出來看看,死而無怨。”比干深信妻子不是凡人,便決定聽從她的勸告。於是,他當著滿門家人的面,真的挖出了自己的心臟。那位神仙果然沒有食言,見到比干挖出的心臟後非常驚嘆,對他說:“此乃仁者之心,你的預言即將實現了。”隨後,比干便為商朝的社稷、為天下蒼生而奔波忙碌起來。他勸帝乙要修德以安百姓,進善言加於帝位。他經常直言進諫,帝乙帝辛卻很少採納。
這個故事反映了比干的高尚品德和忠誠之心。但實際上,“比干挖心”這個故事是在宋元時期編纂的歷史小說《封神演義》中出現的虛構情節。在歷史記載中,比干並非因為敢於直諫而被紂王殘殺。相反,他是殷商時期紂王的叔叔,是積極維護商周戰爭中姜子牙統帥的周國的。最終在商周戰爭中他戰死於朝歌,死前他是殷商三仁之一的人物。
所以,“比干挖心”實際上是文學創作中的虛構故事,與歷史事實存在出入。在歷史研究中應該以真實的歷史數據為依據,對故事傳說應持審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