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在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所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以月起興,表達了對胞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的基礎上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月亮的描繪,將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之中,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同時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在藝術手法上,《水調歌頭》運用了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是一首感喟作品。
此外,《水調歌頭》的結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和對一切經受離別之苦的人的美好祝願,體現了作者曠達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這首詞以其深刻的主題、獨特的藝術構思和優美的語言,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