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稱爲天竺的原因與中國古代對印度河流的命名有關。根據《史記·大宛傳》的記載,印度河在梵文中被稱爲Sindhu,這個名稱傳入中文後成爲了“身毒”。隨着時間推移,到了東漢明帝時期,史書中開始使用“天竺”這個詞來代替“身毒”。這個變化可能與佛教中“佛”的梵語DHARM或DHARMA的發音與當時漢字“竺”的發音相似有關,因此“天竺”也被用來指代“西天佛國”。
唐代高僧玄奘在西域取經歸國後,根據Indu的讀音將天竺正名爲“印度”。玄奘認爲,“天竺”這一稱呼存在異議,因此根據梵語Indus(河名)的發音,將印度正式命名爲“印度”。此外,有資料顯示,天竺、身毒、印度這幾個詞的發音相似,都與一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河流有關,這條河流的梵名Sindhu與這些名稱發音相近。
綜上所述,印度被稱爲天竺的原因是因爲古代中國人對印度河流Sindhu的稱呼,隨着時間演變和對佛教文化的認識加深,天竺這一名稱逐漸被用來指代整個印度次大陸。後來,玄奘大師根據Indu的讀音將天竺正名爲“印度”,這一名稱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