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這個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下有不同的含義。在古代中國,外傳通常指的是對經典文獻或歷史人物的傳記作品,這些作品並不完全以解釋經典為主,而是通過廣引事例來進一步闡述或補充原作的內容。例如,《韓詩外傳》和《春秋外傳》都是對《韓詩》和《春秋》的補充說明。
在現代文學和影視作品中,外傳的概念有所擴展,它可以指原作品的衍生作品,通常包括故事中的故事、故事外的故事或其他觀點等類型。這些作品可能是小說、動畫、漫畫、電影、電視劇、舞台劇、廣播劇或遊戲等形式,旨在以本故事為基礎進行額外的補充或擴展。
例如,《國語》作為《春秋》的外傳,彌補了《左傳》(內傳)的不足,記錄了正史之外的野聞趣事,如《漢武帝外傳》和《趙飛燕外傳》等。這些作品往往記錄了正史所不載或記載不詳的人物和事件,通過蒐集軼聞趣事來鋪陳渲染,從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