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彼特周期理論是由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提出的一種經濟周期理論。該理論認為經濟中存在長、中、短三種不同類型的周期。具體來說:
長周期:長度為48到60年,每個長周期包括6箇中周期。熊彼特以重大創新為標誌,劃分了三個長周期,分別是產業革命時期(1780年代到1842年)、蒸汽和鋼鐵時期(1842年到1897年)以及電氣、化學和汽車時期(1897年以後)。
中周期:長度約為9到10年,每箇中周期包括三個短周期。在每個長周期中,由於中等創新所引起的波動,形成了若幹個中周期。
短周期:長度約為40個月,三個短周期構成一個中周期,18個短周期構成一個長周期。每箇中周期中,由於小創新所引起的波動,形成了若幹個短周期。
熊彼特認為,經濟周期的長短不一,因為創新並不是平穩進行的,同時各種創新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也不一樣。在現實資本主義經濟運行中,存在著「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這些階段構成了經濟周期的循環運動。
綜上所述,熊彼特周期理論強調了技術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核心作用,通過重大創新、中等創新和小創新的波動,形成了不同長度的經濟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