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攘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zhèng fù rǎng yáng,意思是兒子告發父親偷羊。這個詞語出自《論語·子路》。
在這個故事中,葉公告訴孔子,他的家鄉有個正直的人,他的父親偷了羊,他選擇了告發父親。孔子聽後,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在他們家鄉,正直的人會互相隱瞞,即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這樣正直就在其中了。孔子認為,這種做法是為了隱惡揚善,通過自我反省,顯現出心底的善和良知。
這個故事的深層含義在於探討「正直」的定義。葉公認為的「正直」是基於法理的,即無論偷盜者是誰,只要被揭露就是正直的。而孔子認為的「正直」是基於倫理的,考慮到家庭親情的關係,父子之間的相互隱瞞是對親情的一種維護,也是正直的表現。
這個故事反映了孔子對於「德政」和「直道」的倡導,強調了通過自我修行和內在約束來實現社會的和諧與正直,而不是單純依靠外在的法律和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