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入膏肓」是一個漢語成語,最早出自春秋時期左丘明的《左傳·成公十年》。這個成語原本指的是病情嚴重到無法救治的地步,特別是指疾病深入到心臟與膈膜之間的「肓」之上、心尖脂肪「膏」之下的部位,藥力難以達到,因而難以治癒。
後來,「病入膏肓」這個成語也比喻事情嚴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在句子中,它可以作為謂語、定語使用,表達貶義,用於形容事物或人的狀態。
「疾入膏肓」是一個漢語成語,最早出自春秋時期左丘明的《左傳·成公十年》。這個成語原本指的是病情嚴重到無法救治的地步,特別是指疾病深入到心臟與膈膜之間的「肓」之上、心尖脂肪「膏」之下的部位,藥力難以達到,因而難以治癒。
後來,「病入膏肓」這個成語也比喻事情嚴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在句子中,它可以作為謂語、定語使用,表達貶義,用於形容事物或人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