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圍的典故發生在西漢初期,具體內容如下:
背景:
匈奴大舉進攻馬邑,導致韓王信投降匈奴。
匈奴引兵南下,攻占了太原,並最終到達晉陽。
過程:
漢高帝劉邦親自率軍反擊匈奴。
由於天氣極端寒冷,士兵的手指因凍傷而脫落,漢軍陷入困境。
冒頓單于假裝敗退,誘使漢軍追擊。
漢軍追擊時,冒頓單于隱藏精銳部隊,展示弱旅,導致漢軍全數出動,以三十二萬步兵為主力北上追擊。
結果:
漢高帝劉邦先期到達平城,而步兵尚未全部到位。
冒頓單于派出四十萬騎兵包圍了劉邦於白登,導致漢軍內外無法聯繫和補給。
圍困持續了七天,最終漢軍因缺乏援兵而被迫撤退。
總結:白登之圍是西漢初期與匈奴之間的一場重要戰役,標誌著漢朝對匈奴的優勢尚未形成,顯示了早期漢匈關係的緊張和對峙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