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種子處理、移栽時浸秧處理、幼蟲防治、成蟲防治,以及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每種方法都有其具體措施:
種子處理。使用種衣劑如丁硫克百威乾粉劑或吡蟲啉懸浮種衣劑等進行拌種,以減輕成蟲對秧苗的危害。
移栽時浸秧處理。移栽前,將秧捆在含有吡蟲啉水分散劑的藥液中浸泡30分鐘,以抑製成蟲產卵。
幼蟲防治。在水稻移栽後一周左右,使用噻蟲胺顆粒劑或丁硫克百威粉劑顆粒劑與乾細砂土混合後撒施於水田中,以殺滅幼蟲。
成蟲防治。在水稻分櫱期和破口期,使用氯蟲·噻蟲嗪、四氯蟲醯胺、氯蟲苯甲醯胺等藥劑進行噴霧,以殺滅成蟲。
農業防治。包括合理施肥、清除雜草、改變耕作方式(如水改旱)等,以降低蟲口密度。
物理防治。利用稻水象甲的趨光性,設定黑光燈進行誘殺。
生物防治。通過保護和利用天敵(如蟾蜍、青蛙、魚類等)以及稻田養鴨等方式控制害蟲。
化學防治。在成蟲遷入稻田的高峰期(水稻移栽後5~10天),使用氯蟲苯甲醯胺、吡蟲啉等藥劑進行防治。
綜合運用這些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稻水象甲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