耱地,也被稱為「耮地」,是一種表土輔助性耙地作業。在耙地過程中,使用帶有「耱子」的耙具,耱子是由三角鐵或木方連線樹枝製成的農具,用於進一步平土、碎土和輕壓土壤,以利於保墒和播種。這種技術在中國的北方旱地中得到廣泛套用。
耱地使用的工具「耱」,有些地方也稱作「耮」,是一種用樹枝或荊條編成的長方形農具。它的主要功能是平整翻耕後的土地,耱實土壤、耱碎土塊,為播種和出苗提供良好的條件。諺語如「耕得細,耱得光,既抗旱,又保墒」強調了耱地的重要性。
耱的結構長約一米五到兩米,寬約半米,由三根稍比現在的方木薄點的木頭鉚在一起組成主框架,一般選用有韌性的木料,如梨木、棗木、槐木等。耱中間的一根短木較兩端稍長一點,便於拿取。耱地主要靠牛、騾、驢等牲口拉動,或者使用拖拉機進行。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隨著農業機械的普及,耱地這一傳統農活逐漸被機械化作業取代,但在一些偏遠山區仍然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