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的書寫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開頭:一般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表示皇帝奉上天的旨意來下達命令或發表宣言。如果是詔告天下,則用“詔曰”;如果是皇帝表達皇恩、宣示百官,則用“制曰”;如果是告誡官員,則用“敕曰”。
中間:是聖旨上所表達的內容,這部分會詳細闡述皇帝的命令、封賞、懲罰等事宜。內容因具體事項而異,可能包括冊封官員、賞賜財物、昭告天下等。
結尾:通常是“欽此”二字,表示這是皇帝的命令,必須遵從執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時代,聖旨的格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先秦時期,“聖旨”的開頭往往會寫“詔曰”、“制曰”,而如果是皇帝自己寫的則爲“制曰”,旁人代寫的則爲“詔曰”。此外,聖旨的顏色、質地、防僞標誌等也因時代和用途而異。例如,明清時期的聖旨兩端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爲防僞標誌,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官銜越高。
總的來說,聖旨的書寫格式和內容都體現了皇帝的權威和意志,是封建王朝時期重要的官方文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