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罪”的定義
在聖經中,“罪”的概念涉及多箇層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違背神的旨意:
罪首先是指違背上帝的律法或旨意,無論是通過行爲、言語、思想還是狀態表現出來。
罪的本質是偏離神的標準,即“沒有射中目標”,這導致了與神的關係破裂和對神的背叛。
普遍性與個人責任:
聖經強調,由於亞當和夏娃的犯罪,整個人類都生來帶有罪性,無法完全避免犯罪。
每個人因其行爲或思想上的偏離而成爲罪人,無論是在行爲上還是在內心動機上。
罪的嚴重性:
罪不僅是對神的背叛,也是對人類與神之間關係的破壞,以及對神榮耀的虧欠。
罪的根本是冒犯神,而不是一般人所認爲的自私,這是對罪性質及其嚴重性的錯誤判斷。
救贖與恩典:
耶穌基督的犧牲爲人類提供了救贖,通過他的死和復活,爲人類贖罪,使人類能夠與神和好。
聖經教導我們,通過信仰耶穌基督,接受他的救贖,我們可以得到赦免和新生。
綜上所述,聖經中的“罪”是一箇複雜的概念,它涉及到對神旨意的違背、人類普遍的罪性、罪的嚴重性以及對救贖的需求。通過理解這些方面,我們可以更全面地認識聖經中“罪”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