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耇(讀音hú gǒu)是漢語詞語,意為年老的人,或指年老、高壽。它也可以寫作「胡耈」。這個詞語在古代文獻中有所體現,如《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中提到:「雖及胡耉,獲則取之,何有於二毛?」杜預註解為:「胡耉,元老之稱。」孔穎達疏解為:「胡是老之稱也。《釋詁》雲:『耉,壽也。』」。此外,《釋名·釋長幼》中提到:「(九十)或曰胡耉,咽皮如雞胡也。」。
胡耇一詞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也有所套用,如漢·蔡邕《劉鎮南碑》中提到:「仁者壽,宜享胡耇。」。唐·顏真卿《朝議大夫贈梁州都督徐府君神道碑》中提到:「宜克享胡耇,荷天之龍。」。宋·司馬光《<吕献可章奏集>序》中提到:「彼不以其道得者,或位極將相,壽及胡耇。」。
綜上所述,胡耇(hú gǒu)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來形容年老的人,也可以指年老或高壽的狀態。它在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有所體現,反映了古代社會對老年人的尊稱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