艽野的讀音有兩種,分別是qiú yě和jiāo yě,具體含義如下:
讀音為qiú yě:
意思:指荒遠之地。
出處:
《淮南子·修務訓》:「野彘有~莦槎櫛堀虛,連比以像宮室。」
《原道訓》:「禽獸有~,人民有室。」
《詩·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至於艽野。」
謝靈運《撰征賦》:「面艽野兮悲橋梓,溯急流兮苦磧沙。」
章炳麟《訄書·序種姓下》:「江左衰微,其民挾注本郡,而不土斷;閭伍不修,賦無所出,亦以愛類,得不淪於艽野,有以也。」
讀音為jiāo yě:
意思:同樣指荒遠之地。
出處:
《詩·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至於艽野。」毛傳:「艽野,遠荒之地。」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面艽野兮悲橋梓,溯急流兮苦磧沙。」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下》:「江左衰微,其民挾注本郡,而不土斷;閭伍不修,賦無所出,亦以愛類,得不淪於艽野,有以也。」
此外,漢字「艽」除了在「艽野」中的讀音和意義外,還有另一個讀音jiāo,指的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可藥用,主治風濕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