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茶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民俗,源於3000多年前的周朝,當時茶已被奉為禮品與貢品。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客來敬茶已經成為當時人際交往的社交禮儀。敬茶的步驟包括嗅茶、溫壺、裝茶、請茶等。敬茶文化在漢族中歷史悠久,唐代已有此俗。其內容和名稱因地而異,有七家茶、元寶茶、香茶、工夫茶等。蒙古族也有敬奶茶的習俗,流行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青海省等地。
敬茶的習俗在現代社會依然存在,客來敬茶更成為人們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來禮儀。奉茶時應注意:茶不要太滿,以八分滿為宜。水不宜太燙,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用茶盤端出的茶色要均勻,並要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的邊緣。如有茶點,應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應擺在點心右邊。上茶時應以右手端茶,從客人的右方奉上,並面帶微笑,眼睛注視對方。
在茶道中,「敬」這個字的意思不僅解釋成社交禮儀的禮貌與儀表,也接近宗教式那種修身養性的敬畏和崇拜。在日常生活中交往過程,有互相表示友好、尊敬的風氣。"敬"在茶道里有自己本身強調的意思,是茶人對人、茶、器物、泡茶過程及品茗環境的實踐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