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教堂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比較著名的一個:
在15世紀,法國的一個小山村里住著一群天主教徒。一天,村長突發奇想,要主持建立一座教堂,教徒們紛紛拿出自己的積蓄,用來買地蓋房。其中一位叫傑克的風燭殘年的老人也加入了建堂行列。他早出晚歸為大家做出了榜樣,把自己辛苦攢來的錢拿出一些捐獻給建堂。
傑克的身體越來越弱,但他仍為教堂的建成出謀劃策。當教堂的房頂快要封頂時,傑克一病不起了。臨終前,他囑咐家人把自己的墓地與教堂緊緊相連。不久,傑克老人去世了。在他墳邊長出一棵樹,正好長在教堂的遮蔭下。
這棵樹的枝葉可覆蓋住半個教堂,成了教堂的一部分。人們每次路過時都會在樹下停留片刻,或低頭默哀或祈禱。後來,傑克老人的後代也成了當地的富翁,他們為老人修了一座銅像,並把那棵樹砍掉了。結果,砍掉樹後的那段空地被雨水淋得腐朽了,銅像也失去了支撐而轟然倒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教堂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不僅是一種宗教建築,更是一種文化象徵和精神寄託。同時,它也反映了人們對於信仰和宗教的尊重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