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其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和地域的影響,主要包括英國、葡萄牙和中國的貢獻。
英國起源:
最早的蛋撻形式是由英國的修道士們發明的,他們使用剩餘的雞蛋和奶油製作了一種簡單的甜點,這種甜點被稱為「custard tart」,即奶油酥皮派。
在中世紀,英國人已經開始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這表明蛋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紀至15世紀。
葡萄牙的影響:
葡萄牙人將蛋撻帶到了澳門和廣州等地,形成了「pastel de nata」(焦糖奶油派)等特色甜點。
葡式蛋撻的發明者並非葡萄牙人,而是英國人安德魯。他在澳門結合了葡萄牙里斯本蛋酥撻和英式蛋撻的做法,創造了葡式蛋撻。
中國的貢獻:
在中國,蛋撻經過改良,形成了粵式蛋撻和港式蛋撻。廣東人給蛋撻穿上了一層麥酥,而香港人對蛋撻進行了再改良,使其成為香港獨有的美食。
葡式蛋撻雖然廣受歡迎,但在中國,人們對於蛋撻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葡式蛋撻。這表明葡式蛋撻在全球範圍內的流行程度。
其他有趣的細節:
19世紀葡萄牙的熱羅尼莫斯修道院製作的甜點被稱為貝倫撻,這表明蛋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間。
綜上所述,蛋撻的歷史是一個多元文化交融的故事,涉及英國、葡萄牙和中國的貢獻。每種風格的蛋撻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製作工藝,共同構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蛋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