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的穿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右袒式袈裟:
右肩固定:袈裟在右肩固定,常見於北朝時期的佛像。佛像貼身著僧袛支,外層著袈裟,下身著長裙。
右肩裸露:袈裟從右腋窩下通過(或從側腰部),袒露右肩,一直繞到左肩上。從正面看,袈裟傾斜覆蓋前胸。
通肩式袈裟:在古印度佛像中常見,特點是集衣襞於左肩,右上角搭於左肩。
半披式袈裟:東晉、十六國時期在漢地創造出的披著方式,將「袒右肩式」完全裸露的右肩予以半覆遮掩。
褒衣博帶式袈裟:是佛教東傳後在漢地形成的新方法,符合中國人審美標準。特點是外層披僧加黎通肩式披著,深領下垂,袈裟搭左肘上固定。這種披著方法寬鬆,衣下寬、衣袖闊、衣帶廣,與中原儒士喜尚的服裝相似,體現了外來服飾的民族化。
以上各種穿法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適應和發展,以及中國佛教藝術對佛教服飾的獨特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