谿卡是藏語音譯,意為「莊園」,是西藏三大領主經營領地、統治剝削農奴和奴隸的主要組織形式。谿卡在西藏的社會結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主要分布在拉薩及日喀則,即衛藏農業地區。谿卡分為三種類型:
雄谿(政府莊園):屬於西藏地方政府的莊園。
革谿(貴族農奴主的莊園):屬於貴族農奴主的莊園。
卻谿(寺院農奴主的莊園):屬於喇嘛寺院農奴主的莊園。
谿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十世紀後半期,最早出現在西藏南部山區。隨著時間的發展,谿卡成為了西藏封建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谿卡通常有一棟高大的農奴主宅邸,是谿卡的重要標誌,宅邸內設有農奴主和其奴僕的住室、倉庫、宗教用的經堂、廚房、酒窖、牲畜棚等。此外,谿卡附近設有花園(稱為林卡)、水磨和各種手工業作坊。
谿卡不僅是農業生產的經濟組織,也是西藏社會的基層組織。三大領主通過谿卡對領地進行管理和剝削,谿卡內的領主或其代理人負責具體的管理工作,包括監督農奴從事無償勞役,以及經營農業生產和各種勞役。
綜上所述,谿卡是西藏封建社會中的一個核心制度,它不僅體現了當時社會的經濟結構,也是理解西藏歷史和文化的重要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