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喜,又名斯瓦米·維韋卡南達,是印度近代的哲學家、社會活動家以及印度教改革家。他生於1863年,加爾各答的剎帝利種姓家庭,1902年7月4日病逝,年僅39歲。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影響深遠。
辨喜最早受梵社社會改革政策的吸引並參加了梵社,後成為印度教改革家羅摩克里希那的主要門徒,並決心獻身於印度的宗教和社會改革活動。他試圖將印度的靈性與西方的唯物主義結合起來,成為西方吠檀多運動的主要推動者。1893年,他出席了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世界宗教會議,並訪問了中國廣州等地,從此開始到美國和歐洲各地旅行,宣講印度吠檀多哲學,備受西方學術界重視。
在哲學思想上,辨喜致力於印度古典哲學吠檀多派理論的研究與革新,因而被稱為"新吠檀多派"的首倡者。他從客觀唯心主義立場出發,認為世界的最高本體是"梵",或稱"宇宙理性"。同時,他也承認物質世界的真實性,反對傳統吠檀多哲學關於世界虛幻的觀點。
此外,辨喜還是瑜伽發展史上最偉大的導師之一,是第一位將瑜伽傳播到西方的人。他提出了四種瑜伽的修行方式,包括智瑜伽、信瑜伽、業瑜伽和王瑜伽,認為這四種瑜伽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實現同一目的的不同方式。他的瑜伽思想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人甚至評價說,沒有辨喜,就沒有現代瑜伽的誕生。
總的來說,辨喜是一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印度哲學家和瑜伽大師,他的一生都在致力於推動印度的宗教和社會改革,以及將印度的智慧傳播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