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逡遁」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ūn dùn」,意思包括恭順貌和退避、退讓。 「逡遁」一詞最早見於《管子·戒》,在文中描述了桓公因為害怕而退避的動作。後來,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在面對困難、危險或壓力時,表現出的退縮、猶豫不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