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元被稱為「洋錢」的原因主要在於其最初是由外國流入中國的貨幣。在十九世紀中期,大量外國銀元流入中國,這些銀元是外國人使用的貨幣,因此被中國人稱為「洋錢」。此外,銀元相對於普通的散碎銀兩更加標準化和統一化,這使得老百姓更願意使用銀元。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也開始鑄造自己的銀元。例如,在光緒13年(1887年),清政府在張之洞的建議下開始鑄造銀元,這些銀元上印有龍紋,因此被稱為「龍洋」。此外,根據銀元上的不同圖案,還有「鷹洋」、「站洋」、「坐洋」、「大力神」、「威廉」、「雙柱」、「拿花」、「大飛鷹」等別稱。
銀元的稱呼也反映了中國對舶來品的一種命名習慣,即通常在物品前加上「洋」字,如「洋釘」、「洋灰」、「洋鐵皮」等。這種命名習慣體現了當時中國社會對外來物品的一種認識和接受過程。
綜上所述,銀元之所以被稱為「洋錢」,主要是因為其最初來源於外國,並且因為其標準化和統一化的特點,使得中國民眾廣泛接受並使用這種貨幣。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也開始鑄造自己的銀元,並且根據銀元上的不同圖案有了各種別稱,這些別稱也反映了中國對外來物品的命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