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是一種新型的建築結構耐震形式,其通過在房屋的某層柱頂或在建築物的基礎和上部結構之間設定隔震墊或隔震層,阻止地震作用向上傳遞,從而達到減弱結構地震反映的效果。隔震技術可以延長結構的自振周期,能減少結構的水平地震作用,一般可使結構的水平地震加速度反應降低60%左右,從而消除或有效減輕結構和非結構的地震損壞,提高建築物及其內部設施和人員的地震安全性,增加震後建築物繼續使用的功能。
隔震技術在實際套用中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減災效果,如2013年廬山地震和2011年日本地震時,採用隔震技術建造的建築物都基本完好,設備功能正常運轉。目前隔震技術在我國雲南、甘肅等地的學校、機場房屋建築中開始推廣套用,不過隔震技術更適宜於高寬比小於4的建築物,此外,建築成本也會相應增加。
此外,除了建築之外,隔震技術還廣泛的套用於鐵路、公路、橋梁和設備等。隔震技術分為基礎隔震結構與層間隔震結構,其減震效果一般在50%到90%,在抗震設防烈度8度及以上的抗震區,可顯示出較為明顯的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