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籠效應”是一箇心理學現象,形容人們在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後,繼續添加更多與之相關的物品,而這些附加物品其實並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這個效應也被稱爲“鳥籠邏輯”,最早由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發現。這個效應的一箇典型例子是,一箇人買了一箇空鳥籠,然後爲了使用這個籠子而購買一隻鳥,而不是簡單地丟掉籠子。這種現象反映了人們的慣性思維和損失厭惡心理,即人們不喜歡失去已經獲得的物品,即使這些物品是不必要的。“鳥籠效應”不僅是個體現象,它還表明,在周圍人都持有相似邏輯的情況下,即使你意識到事物的聯繫,也可能因爲不想成爲異類而順應大衆,從而產生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