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鶃"是一個漢字,其拼音為yì,注音為iˋ,部首為鳥部,總筆畫數為19畫,五筆86版編碼為WVGQ,五筆98版編碼為QOEQ,倉頡輸入法編碼為HFHXU,鄭碼輸入法編碼為RZNR,四角號碼為27312,統一碼為9D83。
"鶃"在古代與"鶂"是通用的,都是指一種水鳥,形狀類似於鸕鶿,善於高飛。在《孟子》中有使用"鶃鶃"來形容這種鳥的鳴聲。此外,"鶃"字在《春秋傳》中也有記載,如「六鶃退飛」的故事。
總的來說,"鶃"這個字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但在古代文獻中有所記載,主要用來指代一種水鳥。
"鶃"是一個漢字,其拼音為yì,注音為iˋ,部首為鳥部,總筆畫數為19畫,五筆86版編碼為WVGQ,五筆98版編碼為QOEQ,倉頡輸入法編碼為HFHXU,鄭碼輸入法編碼為RZNR,四角號碼為27312,統一碼為9D83。
"鶃"在古代與"鶂"是通用的,都是指一種水鳥,形狀類似於鸕鶿,善於高飛。在《孟子》中有使用"鶃鶃"來形容這種鳥的鳴聲。此外,"鶃"字在《春秋傳》中也有記載,如「六鶃退飛」的故事。
總的來說,"鶃"這個字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但在古代文獻中有所記載,主要用來指代一種水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