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文化,也稱為龍山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形態,存在於約公元前2900年至2100年之間。
黑陶文化最早被發現於山東省濟南市附近的龍山鎮,因此得名。這種文化以黑陶和灰陶為主要特徵,區別於仰韶文化的彩陶。黑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繼仰韶文化之後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化形式,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
黑陶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制陶技藝,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藝術特色而著稱。黑陶器物以其黑如漆、凝如鏡、薄如殼、硬如瓷的特點而聞名,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工藝水平。在製作工藝上,黑陶採用了磨光技術,能製作出薄如蛋殼的器物,其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國制陶史上的一個高峰。
黑陶文化不僅代表了當時制陶工藝的最高成就,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點,是研究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