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教」是明朝哲學家王陽明(王守仁)晚年對其學術思想的概括,具體為「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體現了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即心之本體無善無惡,通過意念的發動和行為的實踐來區分善惡,並以良知為指導去實踐善行。
王陽明的「四句教」不僅是對個人修養的總結,也是對儒家思想的重要貢獻,強調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重要性。
「四句教」是明朝哲學家王陽明(王守仁)晚年對其學術思想的概括,具體為「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體現了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即心之本體無善無惡,通過意念的發動和行為的實踐來區分善惡,並以良知為指導去實踐善行。
王陽明的「四句教」不僅是對個人修養的總結,也是對儒家思想的重要貢獻,強調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