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的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板塊運動。地震主要由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衝引起,這導致了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沿龍門山構造帶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至映秀地區突然釋放。
地質構造。這次地震是一種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發震構造是龍門山構造帶中央斷裂帶,在擠壓應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東逆沖運動。地震屬於單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東遷移,導致餘震向北東方向擴張。主震後,應力傳播和釋放過程比較緩慢,可能導致餘震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
淺源地震。汶川地震發生在地殼的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約為10千米到20千米。這種淺源地震的特點是破壞性巨大,因為震源較淺,對地表的直接影響較大。
以上因素綜合作用導致了5·12汶川地震的發生及其巨大的破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