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五狗"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舊唐書·外戚傳·武三思》。這個成語的含義和背景如下:
含義:
指的是武三思的五個耳目,這五個人善於諂媚,像狗一樣的人。他們分別是侍御史周利用、冉祖雍,太僕丞李悛,光祿丞宋之遜,監察御史姚紹之。這些人常為武三思的耳目,因此被時人稱為「三思五狗」。
背景:
武三思是武則天的侄子,他在武則天和韋後的支持下,權傾朝野。這五個人作為他的耳目,幫助他在朝中鞏固勢力,但也因為他們的行為惡劣,被後人貶義地稱為「三思五狗」。
貶義:
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善於諂媚、喜歡奉承他人,且行為不檢的人。它揭示了武三思及其耳目的性格特點和他們在歷史上的負面形象。
綜上所述,「三思五狗」不僅是對五個人的具體描述,也是對那些擅長諂媚、行為不檢之人的普遍貶義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