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的計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日晷。古代利用日影測量時間的一種儀器,由晷針和晷面組成,通過觀察日影的位置變化來確定時間。
圭表。一種利用日影長度測定時間的工具,由直立於平地的表和正南正北方向放置的刻度板組成,用於確定正午的日影長度和節令。
漏刻。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通過壺中水均衡滴漏的原理觀測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
龜表。一種古老計時器,通過觀察太陽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
星象觀測。通過觀察星星的位置和移動來推測時間的變化。
十二時辰制。將一晝夜分爲十二個時段,每個時段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各時段的名稱有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這些計時方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科技發展階段有所變化,但都體現了古人對於時間的觀察和記錄。